人間通訊社

2025年09月20日 星期六
星雲大師全集
首頁 > 社會萬象 > 地方采風> 彰化社區大學公民素養講座 佛學與神經學探討

地方采風

字級

彰化社區大學公民素養講座 佛學與神經學探討

【人間社 陳麗娟 彰化報導】 2025-05-11
彰化社區大學114年度春季班「公民素養週講座」,4月30日邀請財團法人高雄市博正兒童發展中心董事長暨楊明仁診所院長楊明仁主講「身心安頓之道的佛學與神經學探討」。社大副校長暨佛光山福山寺住持妙宥法師帶領160位師生聆聽受益,社大口琴班老師張家盛、劉娪瑈帶領學生聯合演奏〈港邊送別〉等曲,為講座揭開序幕。

妙宥法師贈送《星雲大師的身教與言教—弟子如是說》卷一給楊明仁,分享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慈悲、堅定與充滿智慧的身教與言教。法師表示,成為良醫其實不易,楊明仁從一個在高雄市土生土長的小孩,如今成為懸壺濟世、德高望重的身心科名醫,整合中西醫學心理學於心身疾病的臨床診療,發展長期照護與醫療體系,以「仁」為根柢通往人醫之路的生命歷程令人激賞。

「我身不由己,在紅塵滾動的業力輪迴中不能自拔。」楊明仁說,「我」是過往經驗的總和,承載著家族的世代傳承及難解創傷,並作為一份子融入這動態的生命系統。世界形塑了我的同時,我也以我的存在回應,並參與創造這個世界。彼此交互辯證互動,這既是命運的輪迴,也是業力的展現。

楊明仁分享,小時候與外婆同住多年,上小學才回家與父母同住,那時與父母的感情生疏,常常需要用「討好」的方式,讓自己表現良好來得到關注。這種良好的表現當然也會被老師所喜愛,但卻因此成為同學討厭的對象。求學階段,就在這種「被老師欣賞、被同學排擠」矛盾又對立的模式中生存。因為成績不錯,可以得到稱讚,所以很喜歡讀書,中年以前幾乎都是過著學生般的生活。

楊明仁說,2016年參加英國塔里契基金會的佛學心理學課程時,驚奇的發現,原來現代的心理學理念,早在二千五百年前,佛陀已經講過。

2018年,楊明仁加入中國北京廣安門中醫院中醫心理學師承班學習。中醫心理學強調,心是心靈的主宰,人的意志由心主導,意志不僅為動力源泉,亦具調控行為、情緒及機體功能。於疾病治療與康復中,它影響預後,是戰勝疾病的重要關鍵。

楊明仁說,為了適應內外環境的變化,維持恆定狀態,身體啟動自動防禦機制。過程牽涉自律神經、內分泌和免疫系統的階段性反應,伴隨各種症狀類型。「自律神經失調」是指防禦反應失靈,過於持久或過度激烈。最終將可導致病理變化並造成疾病。

楊明仁表示,自律神經失調患者,旁人應給予安全感,鼓勵用正念、瑜珈、氣功、靜坐、內觀來穩定杏仁核,搭配運動讓身體分泌腦內啡,讓人感到快樂,並且得到更多氧氣,使神經可以重新整合,恢復可塑性,思考才有彈性改變的空間。患者若是能體驗到無常的存在,接納、整合自己黑暗的一面,才能成為真正的「我」,身心才能安頓。
12345678910第1 / 372頁
追蹤我們